会员申请

霸拓资讯infomation

首页 > 霸拓资讯

吴智杰:踏瓣是钢琴的灵魂 190526

2019-05-26

霸拓2014年会文选

踏瓣是钢琴的灵魂

/ 吴智杰(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学术的基本态度。作为学术平台,霸拓推送(并不代表认同)能引发思索的文章。

 

踏瓣是钢琴的灵魂,一直一来大家都是这样说的。它是如何成为钢琴的灵魂的?

这里主要说的是三角钢琴,立式钢琴因为做了修改所以不在这里论述。

现代钢琴一般有三个踏瓣,右踏瓣是延音踏瓣,左踏瓣是改变音色用的,中间的是选择延音踏瓣。在这三个踏瓣里面最常用的是右踏瓣。众所周知,当你弹奏音符,音符的时值有不同的长短,从最短促的跳音到最长的全音符乃至无限延长,总之是只要琴弦还在振动就还有声音,做到这个功能主要靠制音器,由松软的羊毛呢压在琴弦上使琴弦停止振动从而控制声音的长短。

制音呢的形状因同音弦组的琴弦数量不同而各异,低音部分的单弦,由于比较粗大,振动能量也相对较大,需要制音呢以较大的接触面积抑制琴弦的振动,所以制音呢设计成呈倒M字形;双弦部分的缠铜弦振动能量也较大,为了快速制音,制音呢设计成V字形;三弦部分,制音呢有两种形态,在弦比较长的中音区初始部分,由于琴弦较长振动能量大,制音呢设计呈W形;往高音区方向琴弦较短的部位,制音呢呈口字形,等于平压在三根弦上。

 

对于所有钢琴技师来说,制音器的调整都是一件需要非常细心而且投入很大精力的事。对于弹奏钢琴来说,为了表现声音的多样性,可以通过控制制音器对琴弦的不同压力来做到,要做到这个目标,必须做到制音器起动时间的一致性和制音效果的一致性。反复调整制音杠杆下面的卡钉与制音抬档接触时间的一致,表现为所有制音器同时起动。检查每一个制音器的制音效果,首先要确保制音抬档与制音杠杆之间的间隙,使制音器有效压在琴弦上,然后保证制音器前后方向与琴弦保持平行,也就是说要使制音器前后两个制音呢在制音器起落过程中同时离开和接触琴弦。检查每根弦与制音呢的接触吻合度就是接下来的工作。对于单弦部分由于结构单一这个基本上不会有问题;V形呢部份必须注意的是有没有出现V形的两个边不同时接触,如果某个面先接触同音弦组的对应方弦的话,在弹奏者缓慢释放踏瓣的过程中将会出现另一根弦未能同时被抑制振动的情况,这根弦将会一直发音到由于制音器自身重量克服了另一根弦的承托力而落到它上面为止。这样就会发出令人不快的杂音。这时需要检查原因,两根弦是否水平,制音呢上下角度和前后角度有否偏差。在W形呢上,情况就有点复杂了:三根弦的不水平、W形的两个楔形厚度长度不一致、W形中间槽过于窄、制音器与琴弦不平行等等。必须仔细检查,对症下药。平呢的不制音,要检查三根弦的平面、呢与弦接触位置的松软度等。

做大量的工作,目的很简单,踩踏瓣,弹响所有的弦,释放踏瓣使制音器缓慢落在琴弦上,这时所有弦是同时被抑制住,只有这样,钢琴家们带来丰富色彩的踏瓣层次才有可能做到。

 

中间踏瓣是选择延音踏瓣。当演奏钢琴时,在琴键弹下到底后,透过一根横截面像一个逗号的金属长杆的旋转动作,把向上升起的制音杠杆托住,这时可以把手指从该琴键松开转到下一个音,被托住的对应音则可以延长。这个装置特别适合于近现代作品中一些音程距离较远,在一个时值很长的音后其他音时值短,无法用手指按住琴键保持的时候。此时中踏瓣就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装置。

对这个装置的调整,归结起来就是,所有的制音器抬起后,在下落的时候被中踏瓣托住,缓慢松开中踏瓣时制音器落下的时间尽可能一致,中踏瓣在弹奏上没有像左右踏瓣那样需要有层次效果,所以,调整起来远远没有其余两个踏瓣复杂。

 

左踏瓣实在是一个伟大的发明,而且通常被误解为弱音踏瓣,蹩脚的弹奏者甚至用它来代替手指的工作求得音量的减弱。其实,正确的用法是,如果右踏瓣改变的是声音的色彩,那么左踏瓣改变的可以说就是声音的质。

左踏瓣的调整比右踏瓣更加复杂而且更具艺术性,它涉及击弦机的调整和整音。首先必须精确设置每个弦槌上的击弦点。通常的做法是,以三根弦组为例,左右两根弦在弦槌上的击弦点与弦槌边缘的距离必须一样。要做到这个,仔细地调整弦槌的运动轨迹、弦槌与弦组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在钢琴高音区由于没有弦钮,可以在挂弦时精确地设定各弦组之间的距离均匀一致。然后我们只要调整弦槌的间隔一致和弦槌的运动方向保持垂直就可以。但是在中低音组弦距是由定弦钮决定的,由于钢琴的铁板不可避免地有气孔和杂质的存在,即使用现代的数控设备钻孔,弦钮之间都会出现细微的间隔偏差。在这个区域,我们就必须在保证弦槌间隔一致的情况下调整弦槌的运动方向从而保证弦槌上的击弦位置准确无误。

准确设置击弦点后我们要开始设置踩踏瓣时击弦机的运动距离。左踏瓣在早期的钢琴音乐上可以发现标记得已经比较多,像著名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27之二,第一乐章我们可以看见Una coda的标记,意思是一根弦,指弦槌敲击一根弦。想必那时候的弦槌宽度很小,即使弦槌只打一根弦,仍然不会敲击到旁边的音而产生一个小二度的音。现代钢琴为了追求宏大的音量,弦槌宽度已经超过10毫米,以这样的宽度不可能偏离到只打一根弦的位置上,只可能偏到打三弦里的两弦。现在我们可以调节装置在键盘右边的专用螺丝,使左踏瓣踩到底时,弦槌的左边缘刚好离开左弦的垂直投影,就可以了。

 

现在我们开始对踩左踏瓣后的声音进行整音。当然我们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完成了正常的整音。经过预扎的弦槌其击弦区的毛毡张力应该会比较均匀,弦平面也应该比较令人满意,所以我们可以开始考虑左踏瓣应用的时候需要怎么样的声音。

我们现在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111号为例。众所周知,这是具有两种不同性格乐章的不朽巨作,第一乐章是人间的话,第二乐章就是天堂。有人说弹奏这首奏鸣曲我们需要两位不同风格的钢琴家,其实,在一架左踏瓣整音得宜的钢琴上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获得“来自天上的声音”。

由于左踏瓣是通过移动弦槌,使弦槌上不同的部位打击琴弦而获得不同的声音,所以我们考虑的重点在于对不使用左踏瓣时的击弦点以外的弦槌部位进行整音。由于三弦音组的弦距比较小,投影在弦槌上两弦之间的空隙就很小,对这个区域的整音就要尽量减小对正常音质的影响,所以整音的用针点选择在两弦之间是必要的,下针角度应尽量避免触及两弦击弦处的毛毡内部。

由于需要刻意创造与不用左踏瓣时明显的音质上的区别,这里的整音方法就必须与正常的不一样。正常的整音为了保持音质的刚性必须避免直接对击弦点进行针刺,而现在我们为了追求不同的音质,就有必要对两弦中间的击弦点进行直接的针刺。在所有这些部位经过针刺后,我们应该可以发现踩左踏瓣后音质有明显的变化,但是会有不均匀的现象。现在就应该观察弦槌移动后,当击弦点落在原两弦中间时,弦槌的左边缘有否击打左弦。(大部分的钢琴都会有打到的情况。)我们可以用一块蒙上细砂纸的木板,把弦槌的左边缘的直角磨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确保弦槌边缘不会由于不完全打击琴弦产生杂音。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找出音质不匀的音,对其继续整音到全音域在使用左踏瓣状态下音质均匀为止。

   踏瓣是钢琴的灵魂,而这灵魂是由钢琴技师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