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申请

霸拓资讯infomation

首页 > 霸拓资讯

左张弛:基于傅里叶分析方法的钢琴音色识别与电子合成系统研究5-2音乐特征数字化分析 241028

2024-10-25

基于傅里叶分析方法的钢琴音色识别与电子合成系统研究5-2音乐特征数字化分析

左张弛(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来源/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图文转码/ 王欣源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学术的基本态度。作为学术平台,霸拓推送(并不代表认同)能引发思索的文章。

 

三、音乐特征数字化分析

1、钢琴频谱分析

在钢琴演奏时,急板乐曲节拍,频率每分240个节拍,设定乐音信号处于11ms以内,频谱结构稳定性良好,可选择傅里叶变换分析法,最低分辨率即17Hz,钢琴最低频即28.5Hz,由此可知,钢琴全部发音频率段都保持于傅里叶变换分析区域。人耳基于听觉神经系统全面感知乐音频谱,可感受钢琴音色,所以选择频谱结构分析,实际上也是人耳听觉神经系统模拟仿真。调音师只能评估超过0.5Hz频率的误差,为保证频谱精确化明确,利用专业的电子频率仪器,通过校音设备测试钢琴的发音基频,以准确调节琴弦声高,基于Matlab软件,根据傅里叶变换原理,编制FFT()函数程序,获得单音频谱分析图,表明钢琴带有多元倍频泛音以及倍频振动,以此明确钢琴音色独具丰富特色。

 

2、音色特征提取

由于加权柯西函数波形与钢琴波形相接近,并可描述基频与倍频分析,仿真效果类似于实际音色,因此选用五次倍频法仿真提取钢琴音色。假定离散事件信号x(m)的离散傅里叶变换即X(iλ),可表达为:

1+.jpg

其中,λj代表j音基频或者倍频;Bj代表振幅;bj代表调整λj周围波形宽度;Pj代表正余弦函数,基于加权柯西函数,构建频域波形,以FFT变换进行钢琴弹奏仿真,精确仿真弹奏音色、强度、音高,以实现计算机演奏。

函数模拟具有局限性,即表现力与音色欠缺,函数计算繁杂、负荷过大,所以基于傅立叶分析法设计钢琴音色识别与电子合成系统,以音色矩阵为载体详细记录振幅比例关联性,在倍频点配置相应振动总能,以电子合成音色。通过傅里叶分析法面向国际标准音倍频点振幅分析,获得振动能量分配比例,基于Matlab开发频谱特征提取功能,运行代码,便可获取钢琴音乐频点具体振幅,然后获得倍频点二维矩阵[4]

 

3、音强包络函数

为电子合成钢琴乐音,需提取包络函数。包络函数可呈现音强的时间变化特征,以提取应用包络函数,可确保乐音电子合成符合函数变化形势。通过国际标准音钢琴乐音振幅特征波形分析,为电子合成钢琴乐音,需确保时间维度上振动能量的精准化配置,以仿真分析,即:

2.jpg

此包络函数钢琴乐音振动曲线匹配,直接促进了乐音电子合成。

 

参考文献:

[4]高雪松.基于MIDI的乐器控制系统和音符的自动识别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2.